和田玉的分类 和田玉是中酸性岩浆侵入镁质大理岩和白云石大理岩的接触交代形成的产物,是含水的钙镁硅酸盐。和田玉的分类,主要是按照产状、颜色、产地等不同角度来进行分类。 按产状划分 山料、山流水料、子料、戈壁料 山料:指的是产于山上的原生玉矿,没有风化表皮的或者风化层很薄的玉石荒料,多为从矿山露头或掌子面上开采的原生矿石,又称山玉,和田玉山料古代称为“宝盖玉”。 山料 山流水料:指原生玉矿石经风化崩落,并经洪水冲刷搬运至河流中上游的玉石。山流水的特点是玉石的棱角稍有磨圆,地质学称为“次棱角状”,距原生矿较近,表面较光滑。 山流水料 子料:产于山上的原生玉矿经自然风化崩落于河床中,经水流搬运到河床中下游或冲积扇中,磨圆程度较高呈滚圆状,表面光滑达到一定程度的玉石,即称为和田玉子料。 子料 戈壁料:是由原生矿破碎经搬运至戈壁滩上经风蚀作用滚动打磨而成。磨圆和抛光相对较好,一般油性较好。 戈壁料 按颜色划分 白玉 、青白玉、青玉、 青花、黄玉、碧玉、糖玉、墨玉等 和田玉有原生色和次生色。原生色与组成和田玉矿物晶体的化学元素、矿物成分以及周围物质的作用密切关联,即在和田玉结晶过程中形成,如白色、青色等。次生色是玉石形成以后,在外在作用下形成的颜色,如子料的皮色,山料的糖色等。 按原产地划分 国内主要有新疆、青海、辽宁岫岩等 国外有俄罗斯、韩国等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我国和田玉玉矿最多的省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矿带自西向东包括塔什库尔干、叶城、皮山、和田、策勒、于田、且末、若羌等地,矿带长约1100公里。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玉矿带 青海省:是我国和田玉矿较多的省区。集中于格尔木地区,包括三岔口、九八沟、拖拉海沟、大灶火、小灶火、野牛沟等。 俄罗斯:产于俄罗斯贝加尔湖地区,虽与中国境内昆仑山较远,但仍与和田玉同属典型的透闪石玉系,俄罗斯主要出产白玉、青白玉、黄玉、墨玉、糖玉、和碧玉,产状有山料、山流水和子料,其中白玉和碧玉质量较好。 韩国:又称春川玉,产自韩国的春川市,多为山料,糖料较少。韩玉料多呈青、黄色泽的白色和棕色,少量有纯白色,化学成分与和田玉基本相似,以透闪石为主。韩玉质地细腻度略松,颗粒感强,雕刻时易崩口,抛光后玻璃光泽不强,略有蜡感,并稍微偏青。 辽宁省:产于我国辽宁南部的岫岩和海城一带,包括细玉沟、瓦子沟、桑皮峪等。
|